诸立:“全域”+“全时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中国江西网 作者:陈婧娴 编辑:徐美虹 2016-11-16 11:10:27

内容提要:在江西省第十四届党代会召开之际,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诸立接受了中国江西网记者专访,畅谈了三清山旅游发展的方向与格局。

  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是我省开启“十三五”发展新征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指示,为助推旅游强省建设鼓与呼,聚焦“江西风景独好”,中国江西网开设“聚焦党代会风景这边独好”旅游系列访谈,邀请景区主要负责人,分享党代会的召开对旅游产业发展会有哪些“触动”和“信号”。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诸立接受中国江西网访谈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诸立接受中国江西网访谈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陈婧娴报道:“三清天下秀、庐山天下悠、龙虎天下绝”已经成为江西省最亮丽的旅游文化名片,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的三清山也因其独特的秀美姿态与内涵,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三清山包揽的美誉不计其数,已成为江西省旅游界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在江西省第十四届党代会召开之际,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诸立接受了中国江西网记者专访,畅谈了三清山旅游发展的方向与格局。

  在三清山管委会主任诸立看来,三清山如果没有了原始的美,那就谈不上开发,更谈不上发展旅游,因此需要树立保护至上的理念。谈及如何通过多方合力促进全域旅游时,三清山管委会主任诸立表示,“发展全域旅游,首先要认识到短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短板也是机会。从目前来看,我们要做的有两方面:一方面围绕‘全域’,另一方面围绕‘全时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话诸立

  中国江西网:“三清天下秀、庐山天下悠、龙虎天下绝”已经成为江西省最亮丽的旅游文化名片,三清山也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请问诸主任,三清山是如何处理景区开发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诸立:三清山东险西奇、南绝北秀,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用苏东坡先生的一句诗词,叫做“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这是对三清山至高褒奖。三清山管委会成立至今,已32周年,三清山从不为人知到享誉天下,所依靠的就是这座山绝美的风景。因此,如何衔接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难题,我们必须要把它守护好,三清山如果没有了原始的美,那就谈不上开发,更谈不上发展旅游。我们推行标准化、生态化、高效化、智慧化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三清山的建设、规划、旅游和发展一定要以保护为前提。三清山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除了有“巨蟒”和“女神”这种独特的花岗岩地形地貌以及山峰和石柱以外,还有连续几亿年不间断的生物自然进化过程,更有传承了一千六百多年的道教文化,这些都是我们三清山的核心瑰宝,也是核心竞争优势。如何保护好这样的自然生态与文化,让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能够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这次党代会重要的主题——“生态文明,绿色崛起”,是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三清山应当在“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指引下,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成为领头羊。

  二是规划。我们编制了土地规划、建设规划、社会事业规划以及旅游总规划,并制定了“旅游目的地规划”,实现了“四规合一”,其中核心的规划理念就是以保护为前提。实际上这就明确了保护范围的底线,将保护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措施当中。

  三是梳理。针对三清山的现状,“做好加减法,走好三步路”。同时,在禁止区和控制区,实施“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保护在三清山的治理理念中已经根深蒂固。首先,把山上构成旅游的要素逐步梳剪、分流,移植到山下来做,缓解山上的生态压力。其次,把山下的服务也做起来。再者,利用周边土地和主要交通干线,扩大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共赢。

  四是转型。三清山发展至今,仍是以观光游为主,为推动产业升级,从“观光型”向“集观光、度假、休闲、养生、养老、度假为一体的复合游型”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采矿工变成巡山员,把原来的林场、农场、垦殖场、苗圃员工改为护林员,还原和谐的生态环境。开展“三净活动”。分别是净空、净水、净土。以前酒店用烧锅炉供应热水,现在会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来降低污染和排放。我们还与省燃气集团合作,引进天然气,争取让三清山成为一座“无烟山”。此外,我们还在山上建立了污水管道,让“净菜上山,污水下山”,在十五个村庄沿途都建了污水处理厂。让老百姓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第一,通过把“农村景区化工程”纳入“秀美乡村”建设,我们对村庄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和和建设,例如“三向改造”(路向、房向、林向)、自来水排污等。第二,实行“产业+”模式,沿途沿路设农家乐,我们在玉坑村、西坑、岭头山都开拓了农家乐的市场,让老百姓参与到旅游分工的要素中来,在为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受益。第三,对景区试点进行流量控制,通过确定景区最高峰的流量,减少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安全系数。

  中国江西网: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吆喝,好的旅游资源同样需要进行包装和宣传。请问诸主任,今年,三清山在打造旅游品牌和创新旅游营销方面都做了哪些创新?

  诸立:三清山在取得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后,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品牌再创新再提高,把品牌知名度转化为旅游人数,我们从营销体系的根源上入手,改革营销体制,丰富营销活动,最大程度发挥品牌的力量。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和方法:

  一是“合作+”联合营销。三清山与婺源、景德镇开展区域联合营销,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整合资源,打通渠道,共同推出了“清婺景”旅游品牌线路,集合“最美的山、最美的乡村、最美的镇”三个最美,以做市场增量为目标,先做成市场,再做成品牌。三地联手开启了“清婺景”精品线路旅游风暴,并在第五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获得了“2015美丽中国’主题旅游十佳线路’”奖项。

  二是“联合+”市场营销。三清山整合了上下游企业和单位,把订票机构、运输大巴、缆车、宾馆、酒店等一系列产业链上的企业捆绑起来,制定价格政策,通过优惠的价格增加市场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强市场效果。

  三是“互联网+”新媒体营销。强化网络营销机制,加大网络营销力度,三清山旅游微信点击量多次蝉联全国5A级旅游景区榜首,被评为"2015年江西省最受关注的“十大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各种方式,例如特色活动、事件营销、软文推广,并借助旅游达人、旅游大咖的体验和互动式的参与在网络上进行推广,效果非常好。

  四是“高铁+”联合营销。交通的格局基本上决定了旅游的格局。三清山的区位优势比较独特,处于京沪高铁和沪昆高铁的交汇处,高铁沿线成为了我们重点的客源市场和推广市场。加强高铁宣传营销,重点强化京福高铁沿线城市及其辐射区市场宣传,做强新兴市场,做大市场增量,扩大高铁沿线客源地市场,三清山与婺源联手合作,分别在北上广、武汉、青岛等地高铁站投放三清山形象广告,放大品牌宣传效应;我们还采取B2B的模式,与高铁沿线城市较大的旅行社开展战略结盟,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做市场。

  中国江西网: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请问诸书记,三清山未来将如何在解决产品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多方合力,促进三清山的全域旅游发展?

  诸立:三清山景色的确很美,但三清山在旅游发展链条中还存在弱项,要素配比还不够完整。短板有两个方面:一是留不住游客,二是淡旺季落差偏大。尤其是现在发展全域旅游,我们要补齐短板,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短板也是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围绕了两个方面来做:

  一方面我们围绕“全域”,山上的景色已经很美了,但是山下的业态发展还不够。我们在核心景区之外,山下的金沙服务区建设了“玉帘瀑布”新景区,可以让游客攀岩、观瀑、探险等等活动。在枫林服务区新建了“神仙谷景区”,这也是山清山转型升级的起锚之地,丰富休闲、度假、养生、康体等旅游方式。“神仙谷”长约9公里,蜿蜒曲折,两边山水风光极美,但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很小,一方面,我们在不扩宽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打造,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对车辆进行限流;另一方面,我们新开辟一条慢道,以徒步游为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三清山旅游进行转型升级,这样游客就能够留得下来、沉得下来。俗话说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灵气,正是通过这样山水结合、山上山下结合的方式,丰富旅游业态,也可以在旅游高峰期实现游客的分流。

  另一方面我们围绕“全时空”,游客白天来了能看风景、能玩水、能体验生活,晚上能住下来,这也是三清山的发展重点。我们要把三清山的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深入挖掘和展示出来。比如说我们打造的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项目,我们结合了三清山1600年的道教文化史,用现代演绎的声光电方式演绎出来,让游客在欣赏风光之美的同时,受到悠久道教文化的熏陶。让道教文化不再是远距离的,而是可以感受、触摸和体验到的。同时我们还开发夜游路线,游神仙谷、游玉帘瀑布,让游客看看夜晚的三清山有多美。

  中国江西网:三清山近几年的发展非常快,游客人数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景区的游览秩序和游客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请问诸书记,三清山在景区管理上是怎样保障的呢?

  诸立:安全始终是三清山的头等大事,面对这个问题,历届的管理者都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现在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片区网格化。将景区划分为6个片区15个点,领导包片、责任到点、任务到人,每个点都安排工作人员值班,通过以点带面,线连成片的方式把景区管理全覆盖,这样管理就没有漏洞,提升我们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第二,高峰常态化。面对游客高峰期,全山动员,全员参与,每个路段按照片区网络化管理的要求,全程监控、全程服务。在高峰期,我们平均每天租50辆大巴,全山分为三条线,游客免费停车,免费换乘车,游览完了之后也可以免费乘坐到停车点。山上安排警务工作人员实行分段管控,山下利用自动售票机、网络预约排号等手段稀释购票集中人群,引导人流分散,保障游客游览安全。虽然我们付出了成本,但赢来了口碑。

  第三,管理智慧化。我们与中国智慧旅游行业标准制定者北京巅峰智业、IBM北京总部合作开发平台,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智慧管理平台系统,对景区、服务区实施全方位24小时监控及环境、人员、车辆流动的监控,使景区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智慧管理。

  第四,服务标准化。旅游行业就是服务行业,规范服务非常重要,需要一套标准来衡量,让它可执行、可考核、可修正。我们从2010年开始,陆续制定了11项标准,都已经成为了省级行业管理和服务标准。包括高空栈道的建设、教育服务、党员教育、门票销售、门进等,通过标准化的建设,让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