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毕业季”高级又文雅还可以改变人生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每日新报 作者: 编辑:徐美虹 2019-06-24 09:15:48

内容提要:每年的毕业季空气里弥漫离别的气息。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开始毕业演出了,中考和高考后的学生们都在策划自己的毕业旅行;大学生的朋友圈则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搞怪“毕业照”。为了纪念一生中不能忘却的青春时光,毕业生们绞尽脑汁、大玩花样。殊不知,古人其实也有丰富多彩的毕业活动,而且还相当的高大上呢,不光有吃有喝,还可以朝见皇上,毕业旅行的人同时还完成了终身大事。

  每年的毕业季空气里弥漫离别的气息。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开始毕业演出了,中考和高考后的学生们都在策划自己的毕业旅行;大学生的朋友圈则充斥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搞怪“毕业照”。为了纪念一生中不能忘却的青春时光,毕业生们绞尽脑汁、大玩花样。殊不知,古人其实也有丰富多彩的毕业活动,而且还相当的高大上呢,不光有吃有喝,还可以朝见皇上,毕业旅行的人同时还完成了终身大事。  

  科举宾贡宴饮 奏响毕业派对前奏

  古代没有严格的学制,也就没有固定的毕业期限,科举考试是古代的“毕业考”,那他们的“毕业季”活动自然也安排在科举考试前后。第一批的活动叫科举宾贡宴饮,首先是由州府长吏为其举办的“乡饮酒礼”,一般开始于举人通过州府举行的解试后,表示对人才的礼宾。普通读书人经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后,获得授官资格。在这两级考试之间,各地官员会为通过解试、即将赴京参加省试的学子举行盛大的乡饮酒礼,一来庆贺他们通过第一级考试,二来也祝愿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级考试中有优异表现,为家乡争光。

  科举考试中的乡饮酒礼,虽然早在隋文帝时就已有诏书予以确认,但直到一百多年后,在唐玄宗颁行的《大唐开元礼》中才正式确立了地位。在《大唐开元礼》中,后者独专了乡饮酒礼之名,乡饮酒礼与科举宾贡结合起来,成为定制。后来第一级考试之后的“鹿鸣宴”“鹰扬宴”却沿袭着科举宾贡宴饮的传统,拉开了古人“毕业季”的序幕。

  按名次排队拜谢主考官 朝见皇帝

  酒足饭饱这些新科及第的“毕业生”们,要参加谢恩、过堂、期集等一系列活动。首先是拜谢主考官的“谢恩”。唐代省试放榜之后,榜上进士,要一同前往主考官的府邸,感谢考官拔擢之恩。各位及第进士按名次排好队,状元出列致辞,接着进士们一一拜见主考官,作自我介绍,并致感谢之意。随后,主考官便要带领新科进士到中书省都堂去拜见宰相,是为“过堂”。过堂前,新进士们得先到大明宫光范门内集合,宰相到达之后,相关官员会过来收取进士的名纸,紧接着主考官带领进士们进入中书省,在都堂依次站立。主考官向宰相行礼毕,仍由状元代表致辞,其余进士依次自我介绍并致谢,和谢恩时一样。

  宋代,皇帝为防止考官与门生结为朋党,明令禁止新科进士向主考官和宰相谢恩,亦不准自称“门生”,以是谢恩、过堂仪式都逐渐衰落。考试增加殿试之后,所有进士及第者均为“天子门生”,唐时向主考官谢恩之礼也变为诣合门向皇帝谢恩,由新科状元率领诸及第进士上谢恩表,称为“朝谢”。之后,元明清三代亦延续了这一礼节,朝谢也成为古代“毕业生”们通过考试后要做的第一重要之事。

  赴国子监孔庙拜谒孔子 立题名碑

  到了清代进士除了拜谢皇帝之外,还要专门赴国子监和孔庙拜谒孔子,并在那里举办他们的“毕业典礼”。届时,诸进士由状元率领,在孔庙向孔子行礼后,更换补服,前往国子监彝伦堂拜谒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祭酒、司业。接下来,三名校长分别向状元、榜眼、探花进酒并簪金花,其余诸进士由祭酒、司业的属官进酒、簪红花。这一仪式被称为“簪花”,于古人而言,这就是象征着他们顺利通过 “毕业考”、完成学业的“拨穗”了。

  在国子监还要进行一项活动,那就是立题名碑。据说这最初起源于唐代进士张莒的一时兴起:唐中宗神龙年间,初中进士的张莒在游览长安郊外的慈恩寺时,兴致突发,将自己的大名题在大雁塔下。若有人将来做了卿相,还要用红笔将名字改过。“雁塔题名”一度成为学子莫大的殊荣。宋代以后,因京城迁离长安,不复有雁塔,遂改为在国子监立题名碑。在今天的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中,仍立有198方进士题名碑,上面记录了元明清三代五万余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

  朝廷买单各种高规格的毕业狂欢宴

  进行完严肃繁复的礼仪活动,终于可以尽情地“毕业狂欢”了,时谓“期集”。首先少不了的是“毕业聚餐”,即黄梅戏《女驸马》唱词中提到的“琼林宴”。它是皇帝专为款待新科进士而举行的宴会,因北宋时赐宴地点位于皇家花园琼林苑中而得名,在不同时代又有“闻喜宴”“恩荣宴”等别称。

  除为文进士设立的“琼林宴”外,还有为武进士举办的“会武宴”,均群英荟萃、金鼓喧阗、排场浩大。这两场宴会最初是新科进士凑份子来筹办的,但朝廷也会有所表示,如赐宫廷美食、赐酒、赐钱等,五代以后则逐渐由朝廷买单,官方色彩日益加强。

  此外,进士们也会筹办自己的宴会,尤以唐代的“曲江宴”为胜。曲江宴因设于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一带而得名,往往是古人“毕业季”的最后一项活动,吃完这顿,大家就自赴前程、各奔东西了,故而又称“离会”,就像现在大学毕业时候的散伙饭。

  毕业旅行中

  顺便解决一下终身大事

  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毕业旅行”,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还存在专门筹办相关业务的民间组织,称为“进士团”。他们多由长安游民自相鸠集而成,设有团司,为新进士们安排“毕业”之后的种种活动,收取一定费用,这些费用多由新进士们分摊。“毕业旅行”常在春天举行,目的地以曲江为多。

  彼时正是曲江最美好的时节,刚刚蟾宫折桂的新科进士紫陌寻春,看见满眼的旖旎风光,心情自然十分欢快欣喜。孟郊的《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将这种喜悦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普通百姓往往让儿子以进士为榜样,刻苦求学,以期将来加入那游玩的队伍;贵胄公卿则仔细观察、留意这些科场新贵,为待字闺中的千金物色东床。有时,皇帝也会亲临新科进士的“毕业旅行”,甚至为心爱的公主挑选驸马。不少新科进士就在此时被相中,甫一“毕业”再中头彩,引得同年艳羡不已。这些侥幸得入贵族甚至是皇族的“幸运儿”,在外人看来似乎风光无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诚然,其中确实有像陈世美一样攀缘权贵、忘恩负义之徒,可更普遍的是,寒门学子并不适应贵族之家的繁文缛节,有的还被迫舍弃家乡的发妻,忍受贵门之女的娇蛮,婚后生活并不如意。

  初入官场的进士们,也会像如今的职场新人一样,感受到书本与现实的种种差距,个中不适与苦楚才是他们“毕业季”过后所要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