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村音乐会,白洋淀上的曼妙巡游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李如意 编辑:徐美虹 2019-08-23 09:17:49

内容提要: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音乐会最早发祥于乾隆年间,属北乐派系的民间鼓吹乐。每年正月十五、端午节和年中时节举行演出,水上巡游表演只在8月,旨在求福祈祥。

  8月15日傍晚,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水面上,一声管子刺破夏日的宁静,几只须浮鸥从岸边草丛中惊起,飞向四处。一排木船从芦苇荡中缓缓驶来,船上的二十多位乐师各显神通,在水上为人们带来一场民乐音乐会。

  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音乐会最早发祥于乾隆年间,属北乐派系的民间鼓吹乐。每年正月十五、端午节和年中时节举行演出,水上巡游表演只在8月,旨在求福祈祥。

  当天下午,在端村一所普通农家的院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村音乐会”传承人田炳辉正在带领乐队成员进行排练。成员分坐在一个长条桌子两侧,凡错一个音符,严格的田炳辉便要求大家重来。

  下 午5点,乐师们拿着乐器向村南水边走去。白洋淀是烧车淀、前塘、后塘等143个湖泊的统称,真正的白洋淀位于端村村南,这里也成了水上音乐会的舞台。站在 岸边的小码头上眺望,这里水面开阔。十几米外茂盛的芦苇并未连接,中间形成一条三四米宽的水道。几艘木船在岸边停靠,等候乐师上船。尽管天空飘雨,但巡游 如期而至。船工摇橹驶船,船队一字排开,在水道中穿梭,遇到开阔地带,船队便散成扇形。《一只雁》《四季鹅郎》《行水令》等古老曲牌逐一演奏。整个过程, 笙、管、笛、云锣、铛、鼓、铙、镲八音齐鸣,声动四方。

  田炳辉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今年45岁的他身材瘦削、皮肤黝黑,庄稼人的憨厚 写在脸上。20岁时,田炳辉在外打工,同宿舍有一个会吹管子的工友,古老的乐声打动了初闯社会的田炳辉,他也随工友学会了吹奏管子,培养了对民间音乐的兴 趣,也萌生了想法,希望恢复老家暂停二十多年的音乐会。2008年,他拜师前任音乐会会长王振民,学习音乐会的八样乐器。管子是音乐会的主奏乐器,民间有 “千日管子、百日笙”的说法,学习难度大,田炳辉的吹管水平很高。田炳辉介绍,初学乐器时,家人非常反对,“父亲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而且恢复音乐会很费精 力”。不过,坚持让田炳辉收获回报。2009年农历正月十五,消失多年的音乐会重新出现在白洋淀边这个古老村落。乐声震天,人心沸腾,打击乐的声响让人们 倍感亲切。

  为了传承这项技艺,最近几年田炳辉每周花三个晚上为村民上课,教他们识谱、演奏。端村音乐会的乐谱使用的是工尺谱,现在 有50多首乐曲。中国古乐的工尺谱用汉字记写,与西洋乐谱不同,工尺谱只有音调高低,没有强弱变化、感情基调等提示,因此学习这种乐谱主要依靠老师口传心 授,学生念唱记诵。端村村民杨小朝和他的孙子都是这次水上巡游的表演者。爷爷用镲,孙子吹笙,相当卖力。杨小朝说:“这次演出的乐队里,十来岁的孩子就有 好几个。这些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现在都快初三了。”

  端村位于安新县城东南8公里处,这是一个由东堤村、西堤村、河南村、西前街 村、中后街村五个自然村组成的集合体,因而又有“五端村”一说。雄安新区的设立,让白洋淀淀区古村落走入了外界的视线。端村人赵克琪与朋友正编写端村的村 志,看到音乐会逐渐恢复也是欣喜若狂,希望用相机留下宝贵影像。他说:“往常会使用铁船巡游,这次使用木船,就是为了恢复音乐会的历史原貌,更能体现水乡 风韵。”

  文化专家曾提到,在包括安新县在内的冀中地区,“音乐会”是曾经广泛存在的古老民间乐种,其音乐风格端庄古朴,其曲牌名可 见于唐宋词牌和元明戏曲曲牌,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们与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当地的民俗和民间信仰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价值。

  端村音乐会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炳辉和同伴也有更多场合展示这项技艺。在他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倡导非遗进校园,端村音乐会也在尝试与学校合作,激发学生对民乐的兴趣,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