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津抖云 | 财经 | 体育 | 时尚 | 地产 | IT | 健康 | 环保 | 滨海 | 保税 | 旅游 | 天视 | 婚嫁 | 家电 | 访谈 培训 | 不良信息举报
京津冀 |民生| 好人 | 理财 | 泰达 | 文娱 | 汽车 | 家居 | 安监 | 教育 | 亲子 | 红桥 | 高新 | 电台 | 房管 | 发布系统 |二手房 天津通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旅游  >  旅游  >  周边游
无标题文档
最天津·城市微线路
古文化街里的时光造像
  每一座城都有独家记忆,天津的时光记忆就藏在海河边的那条老街。这条街因天后宫而生,被誉为“津门故里”。走进古文化街,文化味儿、古韵味儿、天津味儿扑面而来,一间间老字号和一条条小巷是最好的容器,蒸腾出最温暖的人间烟火,刻画出最惊艳的时光造像。
 
 
第一站
津门故里牌坊
  在古文化街南、北两入口处各建有牌楼一座,其仿古建筑彩绘选用了清代“烟琢墨石撵玉”旋子彩绘形式。坐落在南口的牌楼坊心匾额上的文字是正体楷书“津门故里”(面朝南)背书“晴雪”(面朝北)。
 
第二站
古文化街大狮子胡同美食坊
  全长180多米的美食街区,以津味特色美食为引领,聚集了全国各地风味和“网红”美食。
 
第三站
天津民俗博物馆
  天津民俗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首家民俗类博物馆,是研究和展示天津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和研究基地。馆藏有九百余种与天津本地民俗文化相关的文物,免费对社会开放。天津民俗博物馆的展览——印象天津卫,截取民俗生活中的几个片段,旨在宣传天津优良的民俗文化,展出主要包括年俗、商俗、婚俗等等。
  天津民俗博物馆征集民俗文物约2000余件,介绍了天津漕运兴起、渔业的发展和习俗。馆内展出的天津民间工艺,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注重写实。许多技艺创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馆内还有建筑展区、漕运文化展区、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皇会”等等。均能体现天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且以“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承载着传统文明和时代风尚。馆藏文物的展出,为传播历史和文化知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认知服务,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
详细地址:古文化街80号
咨询电话:022-27352862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每周一闭馆
 
第四站
联升斋刺绣博物馆
  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116号,创办于2014年6月,是介绍中国近现代刺绣技艺及天津刺绣传承历史的公益性民办博物馆。博物馆以“欣赏、研究、教育”为基本理念,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博物馆展出面积600平方米,共有6个展示区域,共展出刺绣制品300余件。现由第四、五代传承人负责本馆的日常运营等工作。本博物馆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刺绣这一传统技艺,普及刺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让现代人感受手工刺绣的魅力,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详细地址:南开区古文化街94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三,周五至周日9:30-17:00
 
第五站
老美华华夏鞋文化博物馆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是由百年老店“老美华”斥巨资,于2010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落成开馆的,是我国首座以鞋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中华老字号,天津老美华在世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下大力推崇鞋履文化。
  我馆展示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示了远古、商周、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时期的鞋履展品中,既有古代遗存物,也有后期仿制品,几千年的鞋类历史一目了然。展示内容分为鞋发展史、鞋履民俗、民间鞋品、三寸金莲、精品特展、制鞋技艺、场景复原7部分,包含60多个有关鞋的专题,展品近上千件。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鞋,令人仿佛置身于“鞋的世界”;在“百履墙”中收藏有男女老少不同款式、不同地域风格的一百双鞋子,这一百双鞋展示出我们中华人民的智慧,每一双鞋都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宗教礼仪和审美风格。
  鞋履文化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弘扬优秀传统的民间鞋履甚至濒临失传。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反映出鞋履物质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独特性和延续性,展示特定历史时期鞋履文化的史实,发掘鞋文化中所承载的中华民间民俗风情,关联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博物馆内设鞋的制作现场,充分展示制鞋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让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外游客品味鞋文化的乐趣。
详细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海河楼166号
咨询电话:022-27331030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30~12:00,下午13:30~16:00;周一闭馆
 
第六站
名流茶馆(古文化街店)
  天津名流茶馆始建于1991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第一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传统民俗特征的民间演艺茶馆。近30年来重视品牌的经营与发展,并始终把振兴民族文化、传播优秀民族艺术,受惠大众的文化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的灵魂。同时坚持一年365天中364天天天演出。2010年10月名流茶馆成功入选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评选的《国家重点文化旅游演出名录——相声戏曲集萃》,成为天津第一个国家级的重点文化旅游演出品牌。在演出场馆建设的 同时,名流茶馆更注重演艺人才的培养,率先在天津演绎茶馆中成立了第一支具有较高艺术素质和演艺水平的专业相声演出团队,形成了老中青梯次型演员阵容结构。对“津派儿”相声的再度兴起以及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详细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风情美食街61-8
咨询电话:022-27286420
开放时间:全年(除农历腊月三十当天)
 
第七站
天后宫
  天后宫地处三岔口西岸,坐西朝东,面向海河,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是天津人对城市发展通俗而生动的说法。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当时被称呼为“天妃宫”,直到清朝康熙年间,赐封“天后”封号。至今拥有约700年的历史。天后宫在古文化街的中心位置,从海河岸边沿中轴线从东向西依次为戏楼、天后宫广场、幡杆、正门(山门)、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祈圣祠,两侧有张仙阁、钟鼓楼和配殿(王三奶奶殿、药王殿、泰山殿、台湾殿、关帝殿、财神殿、元辰殿)、良缘阁组成。
  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中为圆形拱门,两旁为长方形便门,门额以整砖雕刻“敕建天后宫”五个大字。只有皇帝亲自下令建造而成,并记录在册的建筑物,才能称呼为“敕建”,所以说我们这座宫观庙宇建筑等级规格是非常高的,也有古语所说“皇家庙宇”。
  天后宫的主殿是天津市最为古老的建筑。天后娘娘即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福建莆田人。传说妈祖护佑海运发展,救助海难,保护渔船往来平安,于是历代受皇帝敕封为"天后""圣母"。经过历朝历代的颂扬、追封,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妈祖文化从此得以延续和发展。漕运,孕育了天津天后宫的诞生。在这里天后信俗随着天津本地文化逐渐演变:在天津的妈祖信仰中娘娘拥有子孙娘娘、送生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四个分身,与娘娘本体的化身共同构成了颇具天津本地特色、身披五色袍的五尊娘娘像。这五尊娘娘像常在娘娘寿诞、妈祖文化节等年节时分出街散福,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也曾出访妈祖信仰氛围浓厚的宝岛台湾,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天后宫也是国家级对台交流基地。娘娘生日的时候,天津本地信众曾自发组织法鼓、高跷等花会表演,因深受乾隆皇帝喜爱被敕封为皇会。今天的天津百姓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妈祖信俗。天后宫也开发了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以满足信众的需要。在天津形成了“拴娃娃”的习俗。它的形成与专以求子、保子为主题的天后信俗有关。对那些结婚数年才得的“贵子”者挂锁、跳墙也是旧时天后宫民俗之一。妈祖信俗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已经成为天津市最重要的人文现象之一,海神妈祖的美德从多层面、多角度影响着天津城市的发展和一代又一代天津人。
详细地址:古文化街80号
咨询电话:022-27352862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每周一闭馆
 
第八站
天后戏楼
  古文化街的戏楼始建于清·乾隆53年(1788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原戏楼上有一块巨大的匾额,刻有“乐奏钧天”四个大字,有普天同庆、太平盛世之意,表达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生活幸福。
  整修一新的戏楼,为了使游人更能接近海河的亲水平台,其两侧又新建了通透游廊,在两端游廊的内墙上镶刻有两幅砖雕,南面是一幅“哪咤闹海”,北面是一幅“麻姑献寿”,使得古文化街更充满了文化气息。
  戏楼两侧游廊内的彩绘画面以中国古典戏剧为主要内容(三岔口、连还套、让成都、宝莲灯、镇潭州、还二锏、海潮珠、狄青招亲);还有代表天津漕运文化和海河水岸文化的“十航图”(海航图、漕航图、渔航图、引航图、巡航图、春航图、雨航图、秋航图、野航图、归航图、);以及著名的明代诗人李东阳描写天津的“直沽八景” (拱北遥岑、镇东晴旭、安西烟树、定南禾风、天骥连营、百沽潮平、吴粳万艘、海门夜月)的画面也绘制在游廊内。
 
第九站
天后宫前广场
 
第十站
天津记忆博物馆
  图文并茂地展出介绍了天津现有的国家级、市级、区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欣赏实物一饱眼福。
 
第十一站
达仁堂国药展览馆
  达仁堂是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由乐氏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创办。自1914年创办以来,继承和发扬了乐家老药铺三百年家传秘制的炮制技艺,一直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治业祖训。
  达仁堂于2018年9月在天津市AAAAA级旅游区—古文化街开设《达仁堂国药文化展览馆》,展馆门庭橱窗中,以大型群雕制品活灵活现的展现达仁堂历史,主要表现为从估衣街达仁堂店铺至中山路达仁堂制药厂这段路上一些情景再现,期中主要表现达仁堂制药厂制药场景,以及达仁女校、达仁鹿苑等,表现出百年达仁堂的辉煌风貌。其中两辆有轨电车,以动态的形式往来于估衣街和中山路两个场景之间。
  《达仁堂国药文化展览馆》是以经营与展览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对传统中药文化及百年企业文化的讲授,为广大游客传播国药文化知识。展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以药材展示、传统中药制作技艺展示及中成药和大健康产品销售为主。二层是以达仁堂一百多年历史为串线所规划的,通过中国第一家中药工厂—中国最早的工商一体国药集团—展现仁爱精神的达仁女校、达仁诊所—蜜丸之王,品质如金—乐家老铺原貌再现—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大算盘等等将达仁堂104年历史通过文貌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展览馆内还定期组织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及技艺传承活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详细地址:南开区海河东路古文化街戏台广场
 
第十二站
中国北方古玩集散中心
  经营文物、古玩及古家具,如文房四宝、古旧书籍、传统年画、珠宝玉石等。
 
第十三站
通庆里
  通庆里是目前我市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位于古文化街东北侧,毗邻玉皇阁正殿。通庆里始建于民国2年(1913年),商人郑元里购买此地后拆除了原平房,建成通庆里。据传,这里曾是一大银号,后这片建筑群改为了居民住房,人们曾发现过院内有早以废弃了的地下金库。
  通庆里的建筑蕴藏着较强的津味,并在徽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特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二层的外廊和飞檐上,在其每个院落的楼梯和阳台的维护栏杆上也显露无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南北交融”。通庆里的建筑形式为“里弄式”。在里弄左右各自建有相对独立的院落,其院落之间有门相通,可独立宜可相连。早年在此居住者,采用了“前房经营、后房居住”的形式,相传,在此居住的人家均家庭和睦、人丁兴旺、生活幸福。在通庆里巷口顶端镶有“蝴蝶”状的镂空木雕,寓意“通达吉庆”,通庆里也因此得名。
  现经过恢复整修的通庆里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2100平方米,房产总公司本着“提高功能、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对其进行了恢复整修。对每个院落进行采暖管网的铺设,对上下水管网进行了重新的改建,并增设了宽带网线,从而提高了使用功能,使这百年建筑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详细地址:南开区古文化街西侧(近玉皇阁)
 
第十四站
泥人张世家美术馆
  泥人张美术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通庆里四号院,由清末民初的一座四合院改建而成。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中西方建筑相融合的风格。
  泥人张美术馆是由第六代泥人张——张宇先生主持设立的美术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泥人张”项目的保护单位。
  馆内设有6个展室,收藏并展示了泥人张世家六代大师近两百年的经典作品,系统的陈列了世家历代坊主的艺术发展史。除此之外,还有历史照片、书信、书籍等各种史料陈列。
  这里以展览的形式,汇聚各方的观点,让分享和发现,成为自然的流动。展览会尽量提供背景和作品的内容解释,但也愿意听到人们对历史的新鲜感觉。
详细地址:南开区古文化街通庆里四号院
 
第十五站
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天津老城外东北角南侧,即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口西岸,近邻海河,坐西朝东。据考证,玉皇阁第一次重建时间在(1427年)距今有近600年的历史。玉皇阁原建筑群包括旗杆、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八卦亭、南斗楼、北斗楼以及三清殿组成,现仅存清虚阁(玉皇阁)一坐。
玉皇阁建筑四阔五间,进深四间,为上下两层,其上层檐下出木构回廊一周,可凭栏远眺,神龛内供奉玉皇大帝铜像一尊。
相传,早年间,天津卫民间素有“九九登高”的习俗,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都要到玉皇阁登高赏菊。此时登高远眺,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是一件身心愉悦的美事。清代的鲁之裕在《玉皇阁》一诗中写到:“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江舞,一镜水涵空”。这首诗正是对玉皇阁的真实写照。
 
第十六站
沽上艺苑牌坊
  在古文化街南、北两入口处各建有牌楼一座,其仿古建筑彩绘选用了清代“烟琢墨石撵玉”旋子彩绘形式。坐落在北口的牌楼坊心匾额上的文字是板桥体“沽上艺苑”(面朝北)背书“金鳌”(面朝南);
 
 
餐 饮
 
饭店:
正阳春、卫鼎轩
特色小吃:
耳朵眼炸糕、煎饼、津门雪梨汤、石头门坎
星级酒店
 
天津海河假日酒店
天津中心唐拉雅秀酒店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天津舒泊花园大酒店
交 通
 
地铁:
地铁1、2号线
公交:
632路、641路、908路、954路、观光2路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