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讲解员揭秘“小众宝藏景点”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编辑:徐美虹 2024-04-15 08:55:25

内容提要:近几年,天津文旅市场一直热度不减,除了“天津之眼”、海河、西北角、五大道等热门路线,不少“二刷”“三刷”甚至“N刷”天津的游客开始挖掘像北疆博物院这样的小众景点。今天,我们跟随着北疆博物院的讲解员郎宁,深入了解这座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的“活化石”,听听这里究竟藏着哪些历史和故事。

  “绝对小众的宝藏景点”“天津之行的最大惊喜”“提前预约绝对不虚此行”……今年清明假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的北疆博物院成为天津文旅市场的“黑马”。近几年,天津文旅市场一直热度不减,除了“天津之眼”、海河、西北角、五大道等热门路线,不少“二刷”“三刷”甚至“N刷”天津的游客开始挖掘像北疆博物院这样的小众景点。今天,我们跟随着北疆博物院的讲解员郎宁,深入了解这座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的“活化石”,听听这里究竟藏着哪些历史和故事。

  北疆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西装、皮鞋、白衬衫,再加上一副亲切的圆框眼镜……记者第一次见到北疆博物院的讲解员郎宁,感觉更像是一位学者。“最近逛文博场馆的人越来越多了,学校组织的团队,游客慕名而来的,各种群体都有!”提起人气越来越高的北疆博物院,郎宁的微笑中充满了文旅人的自豪感。

  相比坐落在主干道或者热门景区的博物馆,北疆博物院给人一种“大隐于市”的静谧感。“其实这里(北疆博物院)是咱们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到今年正好是创建110周年!”郎宁告诉记者,北疆博物院1914年创建,1928年其中的陈列室对公众开放。“别看这个博物院看着不起眼,可能没有那些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恢弘,但它的馆藏、历史和文化价值可是不一般。”提起北疆博物院的“内涵”,郎宁滔滔不绝地介绍道,北疆博物院可能是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文献、原展柜皆保存完整的百年博物馆,可谓是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的“活化石”,藏品包含了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等诸多门类,总量超过了20万件,可以说,北疆博物院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馆藏基础。

  “提起北疆博物院,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历史,光是这些故事咱就能聊一天!”说起北疆博物院,郎宁就像是讲自己家里的事一样自然。据史料记载,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来自法国的博物学家桑志华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地区进行了长达25年、行程近5万公里的野外科学考察,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1923年,桑志华与德日进等组成的“法国古生物考察团”先后在内蒙古萨拉乌苏、宁夏水洞沟等地发掘出大量史前时代的石器及古哺乳动物化石,实现了中国在古生物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随后来自法国、俄国等国家和我国的科学家们也不断加入到北疆博物院的科学研究中,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北疆博物院,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宝贵财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疆博物院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52年被天津市政府接收,1957年,在北疆博物院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自然博物馆。

  经过郎宁对北疆博物院“前世今生”的简单介绍,记者眼前这座欧式建筑似乎有了历史的画面感,而真正让北疆博物院从“大隐于市”走到“宝藏景点”的开始是2014年,那时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暨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开始进行修缮,复原了当年陈列室的展出格局,重新规划了藏品库房的功能布局并于2016年1月22日对公众开放。2018年3月,南楼修缮复原工作也正式启动,与北楼相呼应,展馆深入挖掘科学考察背后的艰辛与执著,充分展现百年前科学家栉风沐雨的科考岁月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2019年北疆博物院作为天津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去年开始,北疆博物院已经是很多资深旅游博主推荐的宝藏景点了,您看在微信公众号上,节假日需要提前预约才行!”郎宁指着手机上的小程序说。

  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

  “其实最开始,我以为的博物馆讲解员只是背背讲解词!”提起自己的讲解员生涯,郎宁告诉记者,1986年出生的他,大学毕业后最初进入天津文庙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当时文庙博物馆、戏剧博物馆、鼓楼博物馆是三馆合一,那时他对于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理解就是“跟导游差不多”。“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当时的讲解词我如今还记得特别清楚!”回忆起早期背诵讲解词的讲解生涯,郎宁笑着说:“当时的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告诉我如果靠背稿讲解,和录音机放一遍没什么区别,一定要有感情有故事!”

  从那以后,郎宁除了查询史料以外,更多地开始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比如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还有很多古人类化石,一直是十分珍贵的藏品。战争时期,专家们为让珍贵的化石避免被掠夺,想了很多办法,当时的计划甚至还考虑过先运到其他国家藏起来,遗憾的是化石最终在战乱中遗失了!”提起很多博物馆爱好者都关心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展品,郎宁和同事们挖掘到很多个版本的故事,有说运往大使馆路上被盗的、有说运输途中和沉船一起沉入海底的、也有说战争中被侵略者抢走的……遗憾的是,后来中国、美国、日本多方的专家通过很多方法去追溯和寻找,都未能找到化石原件,“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去处至今还是个“谜”。

  “比起生硬的介绍,这些背后的故事更能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在北疆博物院展厅中,郎宁讲起了这些化石发掘背后的故事。“看这枚石核,这是1920年桑志华来到甘肃庆阳时,在挖掘中发现了一块有明显人工打砸痕迹的石英岩石块,这枚石核是中国境内最早出土的有确切地层记录的第一件旧石器,是史前人类留下的文化遗物!”“再看这个牙齿化石!”郎宁指着展柜中一件古人类牙齿化石说,在整理一堆羚羊牙齿化石和鸵鸟蛋片时,专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颗小小的门齿化石,经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鉴定,确认其为人类的牙齿,其后被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译作“河套人”。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就此起步。在华25年间,桑志华足迹遍布中国北方,广泛搜集岩矿、古生物、古人类、动植物、人类学藏品,建立起了庞大、完备、独特、极具科研价值的藏品体系。将北疆博物院建设成一个科学的殿堂和世界瞩目的学术研究交流中心。

  传承与启迪的使命感

  “团队经过千辛万苦来到内蒙古萨拉乌苏,发现了一种没人认识的牛,为了纪念发现者桑志华给它起名王氏水牛”“不对啊,那应该叫桑氏水牛啊”“桑志华雇佣的当地人石王顺帮忙挖化石”“那应该叫石氏水牛啊”“石王顺的蒙文名叫旺楚克”“那应该叫旺氏水牛啊”“外国人听到旺觉得和王一样就直接音译成王氏水牛了”“你一次说全了啊”……这段无厘头的对话,其实节选自郎宁的一个创新作品,他和同事把北疆博物院的创始人桑志华先生的科考故事用当下年轻人中最流行的脱口秀表演形式展现了出来,甚至还参加了全国科普脱口秀大赛,把这段有科普意义的表演搬到了脱口秀节目中,让更多的“80后”“90后”能够更轻松地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北疆博物院、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

  “我真正理解讲解工作对城市和历史文化传播的意义,是在我的孩子出生之后。”郎宁讲起最近一次特殊的讲解:“有一次,我的孩子所在小学来北疆博物院参观,刚好是我来负责讲解,后来孩子拉着我的手说,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一个讲解员爸爸!”说到这里,郎宁的脸上充满了幸福而又自豪的微笑,他告诉记者,当时他觉得自己在背后的努力和学习,对城市历史文化传播起到了作用,现在这些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对于传播历史文化的人是非常崇拜,突然觉得自己的使命感在不断增强:承上,要挖掘有价值的故事、还原过去的画面、寻找历史文化的根源;对于同龄的“80后”“90后”,要让珍贵的文化历史快速、有效、广泛地传播;启下,要让下一代人能够发自内心地关心、喜爱和传承历史和文化。

  提起从业十几年的感受,郎宁坦言从最初单纯是对博物馆的喜爱,到后来将讲解员的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使命。如今,他不仅每天为观众讲解,还作为天津市优秀讲解员担任了兼职思政课教师,前往各个学校宣讲。在这个过程中,郎宁对于北疆博物院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北疆博物院是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典范,是一座世界瞩目的科学殿堂,是天津一张重要而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百年积淀,不仅留下大量珍贵的藏品、文献手稿、照片等资料,更留下了天津自然博物馆人严谨务实、坚韧不拔、执著奋进、求索不辍的科学精神和文化传承,激励后人以求实、本真的科学态度,书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本报记者 刘宇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